随着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兴起,传统日历就这样黯然“退隐”了吗?其实不然。记者正常采访发现,随着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们审美追求的提高,出现了“碎片化”阅读的文博日历、手摇轮组的机械盲盒日历、3D立体纸雕日历……日历的“颜值”和功能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2010年,由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故宫日历》,一时掀起了“日历书”的新风。《故宫日历》年年都会选取故宫藏品登载其中,以日历书的形式,推动文化传播,受到了不少文博爱好者的追捧。南宁市民董先生就是这里面之一,他和记者说,自己从2010年开始,年年都会买一本《故宫日历》,转眼间已坚持了12年。在他眼中,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日历,收藏意义更大于使用价值。旧年过去,董先生也不会把这些日历书扔掉,而是收藏起来,不时拿出来翻看。
在《故宫日历》之后,国内各大博物馆开始推出自己的日历书。今年文博界“网红”——三星堆遗址博物馆,也推出了他们的首部日历。广西本土设计师黄清穗也参与了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推出的日历书设计。他带领团队将三星堆文物的线描纹样通过日历书向读者一一展示,让人们从矢量纹样中,看清古老的伏笔。这样一本日历,是文物、纹样、考古日记与日历的结合体,新颖的形式颇受人们欢迎。
广西本土方面,也早有出版社和设计师对文创日历进行了探索。以广西民族出版社为例,从2019年开始,他们以广西民族服饰、纹样、民俗摄影等内容为主,和不同的作者合作,连续几年推出不同主题的“美美与共”系列文创日历书,吸引了不少读者。南宁市民韦女士年年都会购买几本这样的文创日历书,寄给外地的朋友作为新年礼物,“我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我们广西的民族风情,现在有了这种文创日历书,既美观大方又有实用价值,再适合不过了”。
以《故宫日历》为代表的文创日历,虽占据了目前日历市场的半壁江山,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小众的设计师,也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创意日历。手摇机械盲盒日历、用纸雕建筑记录时间的手撕日历、以流浪猫摄影作品为主题的“猫片日历”……各种脑洞大开却又不失审美情趣的创意日历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而这些印刷数量不大,受众群体也不算多的创意日历,也开始从经典文化品牌日历的夹缝中,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生存渠道。
南宁市民黄女士年年都会在网上寻找特色的创意日历,来作为开启新年的第一件极具仪式感的事情。上个月,她在网上看中一名独立设计师绘制的虎年年画日历,一共有12张海报,每个月都可以更换一张崭新海报贴在墙上,当作家居环境的装饰点缀。然而下单后,因销售太过火爆导致商家备货不足,只能临时加印,黄女士足足等了一个多月,才在新年来临之际收到这份日历。她和记者说,这些具备了“小而美”心思的日历,对她来说“看日子”的实际意义不大,平时做日程计划其实是依赖手机。但创意日历美化了生活,哪怕只是一个小小装饰,也会让人的心情随之变好。
像黄女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成功打通了分众传播的通道,不一样的种类的创意日历,契合了不同群体人们的兴趣爱好。文化、艺术、科普、健康……内容丰富、种类非常之多的日历,总有一款能够打动你。
从2015年开始,市民苏女士每年的跨年仪式,就是在办公桌上更换一本定制台历。这些台历上的图片都是苏女士日常生活所拍,有与朋友出游的美照,也有她宝宝成长的萌图,记录了她不同人生阶段的美好回忆。苏女士说,传统日历款式老旧风格单一,相比之下她更喜欢到网上定制专属台历,满足自己的个性需求。
与苏女士有着类似想法的人不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选用自己或家人照片,如生活照、艺术写真照、婚纱照、旅游风景照等并写上自创祝福语,自己亲自设计的DIY台历如今在年轻消费群体中颇有市场。随着新年临近,网上此类业务订购最为火热。
在一些网购电子商务平台,定制日历的销量不低,不少月销量上万。这些定制日历的种类非常之多,图案丰富,价格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一家网店的店主和记者说,定制日历以台历居多,客户群既有企业批量订购,也有个人私人定制。眼下,就有不少企业和他们订购台历,销售行业、餐饮行业的客户比较多,很多商家会送台历以回馈顾客。
广西民族大学大三学生小梁也在网上定制了一本2022年的台历,她特意让商家将台历设计成笔记本便签风格,这样用日历查看日期的同时还能做备忘录,供自己自律打卡。她觉得这样的定制日历很有意义,哪怕用完了,日后再回翻,看到记录就会想起自己某天发生的事情,也是一种难忘的回忆。
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潘怿晗认为,记录时间是日历重要的功能,但不是单一的。从过去的老皇历到如今各式各样的文创日历,随时代的发展,日历的形式在变化,功能也在一直在升级。如今的日历,不只是看“日子”,更满足了大众的兴趣与审美需求。尤其在当下的智能手机时代,人们的阅读行为和方式有所改变,流行的文创日历无需再像以前那样系统的呈现,拆分成“每日一看”“每日一学”,反而能满足大家“碎片化”的学习需求。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哪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文创日历,如果始终没创新,很快也会遇到瓶颈。”潘怿晗表示,日历发展到今天,已不单单是记录时间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日历在进行创新设计时,要注重功能化与人性化。有的日历设计得花枝招展,但却丧失了其实用性,这样的日历华而不实,只会被市场淘汰。
黄清穗已连续多年推出自己设计的品牌创意日历。他认为,日历是否受欢迎,要看文化符号是不是被大众所接受,美学风格是不是可推陈出新。只有根据大众需求,在做好文化普及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坚持市场思维,日历才能一直在升级走得更远。“而要做好文化普及,也需有创新思维,并与大众共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