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说起这件“传家宝”,庙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刘艳总是显出自豪和思念的神态。这是两张泛黄的奖状,传承于她的爷爷刘金祥。每逢悄悄接触这些斑斓漫灭的笔迹,就好像从头看到那一代人白手起家、芳华斗争的容貌。
刘爷爷,1920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人家庭,爸爸妈妈早亡,家里穷得连书都读不起。但他很有志气,很小的时分就进入报馆当学徒,开端有用学习印刷排版技能。在那个年代,印刷技能还不兴旺,每一行字、每一个排版,都需求手艺完结。爷爷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自学认字,一点一滴地渐渐堆集常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刘爷爷也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他进入了新华印刷厂作业。在新华印刷厂的日子里,他凭仗吃苦耐劳的作业作风和早年历练的过硬技能,一步步生长为车间主任。
1955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他作为技能专家受邀至首都北京,参加《选集》的排版印刷,圆满完结艰巨而荣耀的使命。同年,荣获“上海市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劳动模范”称谓。尔后,刘爷爷作为骨干力气,屡次参加高考卷的排版作业,责任重大,不辱使命,又于1956年取得“上海市先进生产者”称谓。这两张有重量的奖状,正是刘金祥斗争精力和工匠精力的最好见证。后来,刘爷爷退休了,但他并没有躺在荣耀簿上停下脚步,而是进入了庙行乡办企业——“上海译文厂”,继续脚踏实地,精雕细镂,为复兴家园文化事业奉献个人的力气。
刘金祥的终身跨过了期颐之年,66年的党龄超过了一个甲子。他生于庙行,亲历过“庙行大捷”;他长在庙行,见证着家园的昌盛;他建造庙行,以“上海印刷出版事业”为支点,撬动着个人和家国的协同开展。这么多年来,刘爷爷有一句话久久响彻在后代们的耳畔——“一定要跟着党走,好好读书,用自己的才能为祖国和社会继续健康开展做出更多奉献”,朴素而坚决的崇奉,影响着宗族晚辈的每一个人……
尽管,他的人生故事已画上了句点,但他的精力却凝聚在这两张泛黄的奖状上,像一座灯塔,时间引领着晚辈前行。“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我辈人将一直秉持对美好生活的神往、对作业的全情酷爱、对常识的无限渴求,砥砺深耕,行而不辍,用热血奋力书写归于新一辈的年代故事!